孙颖莎冷门不冷 国乒新形势新挑战_体操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

2024-10-09 53

  乒乓球亚锦赛女团1/4决赛,中国女乒3比1击败朝鲜队,赛后人们热议的话题是孙颖莎。

  首场对决,孙颖莎1比3负于金琴英,令不少人感到意外,被认为是爆了大冷门。

  从世界排名和积分看,孙颖莎是目前世界乒坛第一女子选手,10800积分,是唯一世排积分过万分的球员。

  金琴英在女单排名中进不了前20,只是在混双中,她和李正植的组合排在世界第十。

  看起来,这似乎是实力差距悬殊的一场球。

  但仔细分析,孙颖莎输给金琴英,各方面综合因素较多,影响到了比赛状态。

  赛程是最大的挑战。

  从7月15日到亚锦赛之前,孙颖莎共参加了巴黎奥运会、澳门冠军赛、中国大满贯等多项赛事,其中在巴黎(女单、混双、女团)和北京(女单、女双、混双)都是身兼三项,最多时要一天三赛甚至四赛。

  再看场次和局数统计,孙颖莎在这个时间段里打了29场、121局比赛,远远超出国乒其他女选手:王曼昱19场78局、王艺迪14场51局、陈幸同12场42局……

  而这次亚锦赛,孙颖莎又是身兼女团、女单、女双三项,“连轴转”名副其实。

  孙颖莎本人的身体特点,恐怕也不适应这样的连轴转。去年12月的冬训体能大比武后,莎莎就明确表示,自己的耐力项目相对困难一点,速度和灵敏度的项目更好一些。

  按照一般规律,爆发力类型的选手,耐力和持久性可能没那么突出,应对长期疲劳作战的难度也会更大一点。

  10月6日打完中国公开赛,国乒7日凌晨飞到哈萨克斯坦,8日就打亚锦赛,这个消耗确实不小。再看主要对手,日本女乒提前两天到达,这两天都在进行赛前备战训练,时间更为充裕。

  对于这样的赛程,孙颖莎本人即便无奈,也只能咬牙坚持。

  出征亚锦赛前,她说:“赛程安排的很紧凑,对我个人来说,自己的休息、身体恢复现在是最主要的,还有比赛心态的把控,后面好几个比赛都是连续的,自己没有展望太多,出发亚锦赛,希望自己有更好的投入吧。”

  但众所周知,选手的体能和心态,是有周期性的,不可能持续高峰,势必有低谷。

  连轴转打破了这个周期规律,积累的疲劳没有时间化解。

  这种疲劳,不仅是身体上的,还有心理投入度上的,连续比赛多了,选手难免会出现心理倦怠感,俗称打不起精神,很难兴奋起来。

  除此之外,同样值得注意的是,国乒在世界乒坛的优势,也绝非世界排名所显示的“遥遥领先”。

  比如击败孙颖莎的金琴英,虽然女单排名难进前20,但却潜力巨大。

  邓亚萍在谈到女乒未来五大对手时,依次提到的是张本美和、早田希娜、平野美宇、申裕斌、金琴英……这位22岁的朝鲜女将,潜力其实被业内看好。

  巴黎奥运会上,金琴英搭档李正植,4比1打掉了日本组合张本智和/早田希娜,一路打进决赛,获得混双银牌,决赛对莎头组合也一度有来有往(2比4)。

  身高1米49的金琴英,凭借体能和脚下快速移动,护台能力其实相当强,而左手横板、正手反胶、反手长胶的打法,更是十分独特。

  长胶打法常被视为“怪球”,因为长胶颗粒在回球时并不改变旋转方向,如果赛前没有针对性的适应练习,一上来容易找不到感觉。

  这次孙颖莎第一战就碰上金琴英,不能不说除了体能和心理疲劳外,打法的适应速度也没跟上。

  换句话说,国乒在世界乒坛的领先幅度,其实比人们想象中要小,早已不是随便打打就能包打天下的“老黄历”了。

  即使强如孙颖莎这样的女乒一号,如果自身调整不到位,也可能被排名远低于自己的对手“爆冷”。

  再以男乒为例。

  王楚钦此次亚锦赛输给了14岁伊朗小将本雅明-法拉吉,后者世界排名210位……大头自己的总结是,有一些球处理的不是很小心,球台和球的适应也有问题。

  这就是男乒现在的情况,整体依然领先,但个体对决真不好说,稍不留心,对手就可能给你一个下马威。

  中国大满贯赛上,世界排名第50的丹麦选手林德,也“爆冷”赢下了王楚钦,而本次亚锦赛身兼四项的林诗栋,对伊朗的阿拉米扬也是3比2险胜,赛后感慨“赢下来非常困难”。

  正是在这种新格局下,国乒选手和赛程如何安排,其实也存在一个压力之下的难题。

  长期以来,国乒作为常胜之师,赢球被视为必然,输球就是新闻,甚至会引发舆情。

  在这种压力之下,即使是一些次要比赛,国乒似乎也很难放手让年轻人去锻炼,而基本采用以老带新、以主力搭配新人的策略。

  这背后的心理原因恐怕很复杂,也许担心新人挑不起大梁,万一输得难看,队伍从上到下舆论压力太大,所以需要有主力压阵,但这样一来,类似孙颖莎这样高强度连续运转的情况,就在所难免。

  最终在亚锦赛对朝鲜的第四场比赛中,孙颖莎调整心态,顶住压力,3比2惊险拿下了边松景,助中国女乒打进四强。

  打到最后,莎莎频繁的揉搓自己的手臂,这其实是再明显不过的肌肉疲劳信号。

  从队员个体的长远发展看,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的强度,确保体能得到有效恢复,是减少伤病、保持竞技状态的关键,对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。

  正所谓新形势、新挑战,找到成绩与主力个体发展的平衡,这对于国乒的团队管理、训练和比赛安排的艺术,提出了更高的挑战。

  (李普利)

声明:新浪网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!

温馨提示您:掌握最全面的资讯,最具有权威性的全讯导航网欢迎您!!!祝君愉快!!!广告联系飞机:@dhw33666  34928.com提供友情技术支持

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. 全讯导航网-专业的菠菜导航网 版权所有